当今竞争激烈的钣金制造领域,效率就是生命。企业主、工程师和采购经理们不断寻求提升产能、缩短交付时间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折弯”技术脱颖而出,成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而要衡量机器人折弯系统的效率,其核心指标便是“生产周期”。
一、什么是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一般来说,生产周期是公司将存货转化为产成品的一段时间。
对公司来说,缩短生产周期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动态意味着该公司正在减少将其平均库存转化为产成品所需的时间。短的经营周期可以减少固定费用在每一元的制成品和提供的服务中所占的份额。
不同行业和业务部门的生产周期不同。例如,车窗制造企业的生产周期将比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周期短得多。为了更准确地估计公司的财务状况,将公司的生产周期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是合理的。
整个公司的生产周期以总生产时间为特征。制造过程是生产操作的逻辑顺序。生产操作与工作场所(单元)相连。这里我们从生产单元水平来考虑。
生产操作的周期:
生产操作的周期时间,是指在某个工作场所从开始到完成一项操作或完成一项功能、工作或任务所需的时间。
由于生产任务不同,完成这些任务的工作场所也不同,因此周期时间的组成部分直接取决于工作场所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性质。
周期时间分析是收集和分析过程时间数据以改进整个过程或系统的任何方法。周期时间决定了机器人作业的生产率。生产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场所的管理。有效工作的先决条件是通过选择正确的设备和设计布局来创建的。周期时间与工作场所的生产周期组织密切相关。
下面给出了机器管理的生产循环示例:
1.循环从位于位置1的机械臂开始
2.机器人拾取部件
3.然后移动到位置2
4.将零件放上折弯机
5.在位置2并等待折弯加工完成
6.然后再次抓取零件
7.移动输送机位置并释放零件
二、什么是折弯生产周期?
折弯周期说明
1.上料
2.将待加工的全部板材手动或自动(通过移动小车或抓手人等)放置在进料台(支架或原材料缓冲器)上。送料台上安装了板材检测装置,以防止机器人抓取错误。
3.夹取
4.机器人移动到装载台的位置,并通过安装在夹具上的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板的高度。根据检测数据自动运行到合适的位置抓取板材。在板材被抓取之后,板材的厚度由厚度测量装置测量。
5.对齐
6.机器人运行到定位台位置,将板材放置在定位台上进行精确定位。定位后,再次抓住板材并准备弯曲。
三、如何优化生产周期,实现效率最大化?
1.投资高水平的自动化集成
选择集成了上料、机器人折弯、下料和堆垛的全自动折弯单元,能无缝衔接各个工序,消除人为干预带来的时间浪费。
2.采用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
使用专业的机器人折弯离线编程软件(如RoboDK、西门子ProcessSimulate等),可以在电脑端完成所有编程和工艺仿真,实现“脱机编程,上线生产”,大大减少机器人停机编程时间,并能预先优化运动路径。
3.优化折弯工艺与模具
使用多V槽模具,减少模具更换次数。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提高折弯速度。
与模具供应商合作,选择轻量化、快换型的模具方案。
4.进行周期时间分析
利用机器人的数据采集功能,详细记录每个动作阶段的时间。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瓶颈”工序,并进行针对性改进。例如,如果发现重定位时间占比过高,可以优化机器人的抓取姿态和运动轨迹。
5.加强预防性维护
定期对机器人、折弯机和辅助设备进行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性能状态,避免因意外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周期延误。
机器人折弯的世界里,生产周期是衡量系统综合性能的“体温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设计、技术、设备和管理的集中体现。深刻理解其构成,并持续对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优化,是钣金制造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在红海市场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不二法门。通过拥抱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企业能够将生产周期压缩到极致,从而实现更快的响应、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